段渝教授认为,三星堆青铜文化表现出来的神权样态,十分具有典型性,其本源值得深入研究。而三星堆以青铜雕像群来体现和展示宗教神权的社会功能,这一图景为中国上古史所仅见,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三星堆出土的文物瑰丽多彩,在段渝教授看来,正是三星堆文明作为神权政治中心的典型形式,“其目的就在于通过青铜和黄金等各种重型物质的复杂组合形式,及其必然对人产生的巨大精神压力,来显示王权与神权至高无上的政治权威和宗教力量。可以看出,三星堆遗址出土的大型青铜雕像群,毫无疑问是古蜀王国大型礼仪中心的主要器物组合,它们无一不是古蜀王国神权政体的物化表现形式。”
关于三星堆神权政体下各族的相处方式,段渝教授认为,一方面,西南各族君长汇聚三星堆古蜀都,共奉蜀人神权领袖,同祭蜀地信奉之神,表明各族承认三星堆古蜀神权的至上地位。另一方面,这些各个族群的君长形象,都是用青铜材料制作而成的,它们与蜀王形象的制作材料毫无二致,仅有体量大小的区别,而与石质雕像截然不同,又意味着它们在以三星堆神权为中心的跨地域政治社会中具有相当高的地位,扮演着并非不重要的角色。
透过三星堆遗址出土文物,可以看出神权统治下的三星堆文明有哪些特征?段渝教授选取了青铜神树来分析三星堆神权的权力结构。“三星堆古城为蜀王之都,是古蜀国的神权政治中心所在,所以被称为‘天地之中’,表达的是以神权为中心的天下观,而青铜神树就是三星堆神权政治领袖往来于天地之间传达神意的天梯”。此外,关于三星堆考古发现的丝绸,段渝教授同样认为可以被视作神权政治权威的象征。2019年以来在三星堆祭祀坑发现丝蛋白和丝绸残留物,并在1986年出土的一、二号坑发现13种器类、40多件器物上都有丝织品残留,还在其中的青铜蛇上的残留发现了平纹之外的斜纹。“这表明,不但三星堆的丝织工艺和丝绸使用已普遍存在,丝织工业和工艺达到很高水平,而且丝绸已经成为政治权威和宗教权威的重要象征和物化体现,同时还表明丝织业已是三星堆政治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着相当高的地位。”

会上,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遗址工作站站长、三星堆博物馆馆长雷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仁湘,中国丝绸博物馆副馆长周旸,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李新伟,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全球文明史研究所所长王献华,四川大学杰出教授、四川省考古学会会长霍巍等专家围绕三星堆的历史背景、文化渊源等方面发表主旨演讲,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不同层面展开广泛讨论,助力构建三星堆文化和青铜文明研究的理论体系。
以三星堆文化为代表的古蜀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时至今日依然蕴藏着众多未解之谜。研讨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这次活动,深刻地揭示三星堆文化的历史演进脉络和文化特质,为努力构建中华文明的完整图景贡献力量。